常见问答
导电海绵常见问题解答:选型、安装与排故实战
来源: 时间:2025-08-22

在电子设备EMI屏蔽中,导电海绵看似简单,却常因使用不当引发信号干扰或测试失败。以下是高频问题的实用解答。

Q:压缩越多屏蔽越好?
不一定。过度压缩会 导致泡棉侧向膨胀受限或背胶溢出,形成绝缘层。PU材料建议压缩20–40%,硅胶15–30%,并设计限位结构避免永久变形。

Q:手工贴装总歪斜?
建议使用带离型纸的预切片,配合定位治具或半自动贴装设备。控制车间温湿度(23±5℃,RH 40–60%),可提升粘接稳定性。

Q:同参数材料效果为何不同?
关键在涂层工艺。镍铜层厚度、均匀性及附着力差异显著。要求供应商提供XRF涂层检测报告,并做胶带剥离测试(ASTM D3359)验证。

Q:新批次手感更硬?
可能是储存温度过高(如夏季仓库)导致PU交联加速,或批次发泡工艺波动。建议检测压缩应力-应变曲线,建立来料快速检验标准。


导电海绵应用常见问题全解析,涵盖选型误区、安装技巧与现场排故。从压缩率控制到EMI失效排查,助您提升产品可靠性,避免隐性风险。

Q:EMI超标如何定位?
先用铜箔临时封堵缝隙,若改善则问题在密封;再用微欧计测量接缝多点电阻,找出高阻断点。避免仅凭肉眼判断接触状态。

Q:高温后屏蔽下降是老化?
不一定。可能是高温下材料软化导致预压力降低,冷却后可恢复。若为永久衰减,需检查涂层氧化或压缩永久变形,参考《耐候性评估指南》预验。

Q:维护时能重复使用?
不建议。拆装易造成涂层磨损、背胶失效。应设计可更换结构,备件包中包含替换件,并记录更换周期。

正如《康丽达导电海绵的加工方式与定制化服务详解》所强调,打样不仅是拿材料,更需配套测试方案。康丽达提供从选型支持到失效分析的全流程服务,助力产品一次成功。

本文标签: 导电海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