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导电屏蔽泡棉的生产工艺全流程解析:从基材选型到成品交付
来源: 时间:2025-08-08

在电子设备的EMI(电磁干扰)防护体系中,导电屏蔽泡棉作为关键密封材料,其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,更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。本文基于《常规泡棉的工艺说明.pdf》,系统解析导电屏蔽泡棉从基材选型到成品交付的完整制造流程,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其工艺逻辑与技术要点。


一、基材选型:决定性能与成本的起点

导电屏蔽泡棉的基材直接影响其柔韧性、耐温性与环保合规性。根据应用场景需求,常见基材类型如下:

1. 聚氨酯(PU)泡棉

2. 硅橡胶泡棉

3. EPDM泡棉

更多关于基材性能对比,可参考《如何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导电屏蔽棉类型?》。



导电屏蔽泡棉基材选型对比图,康丽达EMI材料金属涂层方案解析,硅橡胶与PU泡棉性能对比

二、金属涂层工艺:提升导电性能的关键步骤

基材选型后,需通过金属涂层工艺赋予泡棉导电能力。常见的涂层方案包括:

1. 镍铜涂层(Ni-Cu)

2. 银铜涂层(Ag-Cu)

3. 纳米银涂层

想了解不同金属涂层的屏蔽效能差异,欢迎阅读《金属层导电泡棉:EMI屏蔽中的高性能涂层技术解析》。


三、加工成型:从卷材到成品的工艺链

1. 分切工艺

2. 模切工艺

3. 热压成型



导电屏蔽泡棉镍铜涂层工艺图,康丽达EMI材料电镀流程解析,ASTM F390标准测试示意图

四、质量控制与测试标准

1. 物理性能测试

2. 电气性能测试

3. 环保合规认证

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与工艺适配

1. 工业控制面板密封

2. 车载摄像头模块

3. 5G基站天线罩


六、康丽达工艺优势与定制服务

康丽达基于多年技术积累,提供端到端的导电屏蔽泡棉制造服务,涵盖:


工艺创新驱动EMI解决方案升级

导电屏蔽泡棉的生产工艺,是连接材料性能与终端应用的关键桥梁。通过精准的基材选型、先进的金属涂层技术与高精度加工工艺,康丽达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、高适配性的EMI屏蔽材料,助力电子设备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。


本文标签: 导电屏蔽泡棉